中美貿易戰讓全球關注。然而,更讓企業主憂心的,卻是另一場「價格」與「價值」的拉鋸戰:該不該投入大量的資源購買機器人、把機械設備都裝上機上盒連網來建置智慧機械,銜接智慧製造,藉此拉開與紅色供應鏈的競爭者距離?還是要更深入的了解後,做歸零思考? 隨著國際局勢瞬息萬變,台灣企業主的確面臨到許多新的挑戰,要突圍就要升級轉型。這也是近來媒體報導,政府為加速企業投資智慧化機械設備,導入智慧製造,端出添購設備的企業可以申請抵減營業所得稅額的「牛肉」,目的就在提昇產業升級發展的速度,早日展現成果。不可諱言,30多年來,台灣除了半導體產業能夠傲視全球,似乎少有其他產業可與其相提並論。我台中房屋二胎們錯過雲端(Cloud)時代,又跟物聯網(Internet of Things, IoT)商機擦肩而過,的確需要在智慧機械與智慧製造畢其功於一役。但是,升級轉型應從思維革新,進而帶動行為翻轉;以台灣多屬中小企業的經營特性,不從智慧製造的創新思維來貫穿智慧機械的產線變革,我憂心會事倍而功半。
智慧機械成就智慧製造